时间: 2025-04-27 17:44:22
小华因为被同学冤枉偷东西,愤懑不平地向老师申诉。
最后更新时间:2024-08-21 04:23:26
句子:“小华因为被同学冤枉偷东西,愤懑不平地向老师申诉。”
时态:一般现在时 语态:主动语态 句型:陈述句
同义词扩展:
句子描述了一个学生在被错误指控后,感到非常生气和不满,并向老师提出正式的抗议。这种情况在学校环境中较为常见,涉及到学生之间的信任和公正问题。
在实际交流中,这种句子用于表达强烈的不满和寻求公正。使用“愤懑不平地”强调了情绪的强烈程度,而“申诉”则表明了行为的正式性和严肃性。
不同句式表达:
在**文化中,被冤枉是一种严重的社会问题,尤其是在学校环境中,学生之间的信任和公正尤为重要。这种情况下,向老师申诉是一种常见的解决方式,体现了对教育权威的尊重和对公正的追求。
英文翻译:Xiao Hua, feeling unjustly accused by his classmates of stealing, indignantly filed a complaint with the teacher.
日文翻译:小華はクラスメートに盗みだと不当に非難され、憤慨して先生に訴えた。
德文翻译:Xiao Hua, von seinen Klassenkameraden ungerechtfertigt des Diebstahls beschuldigt, wandte sich empört an den Lehrer.
重点单词:
翻译解读:
上下文和语境分析:
1. 【冤枉】 受到不公平的待遇;被加上不应有的罪名:~官司|把这过错加在我头上,真是~;使无罪者有罪;没有事实根据,给人加上恶名:别~好人;不值得;吃亏:这个钱花得真~!
2. 【同学】 同师受业; 同师受业的人; 清代严禁文人结社,禁用社兄﹑盟弟等称呼,于是文人之间改称同学; 在同一个学校学习的人; 对在校学生的通称。
3. 【愤懑不平】 愤懑:抑郁不平。因不公平的事而心中不服,感到气愤。
4. 【申诉】 向上级或上属机关申述情由; 诉说; 法律名词。诉讼当事人或其他有关公民对已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或裁定不服时,依法向法院或者检察机关提出重新处理的要求。亦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或政党﹑社团成员对所受处分不服时,向原机关(组织)或上级机关(组织)提出自己的意见。
5. 【老师】 对教师的尊称,泛指传授文化、技术的人或在某方面值得学习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