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07:48:14
在辩论赛中,小华的观点虽然尖锐,但因为峣峣易缺,缺乏说服力,未能赢得评委的青睐。
最后更新时间:2024-08-19 14:37:51
句子:“在辩论赛中,小华的观点虽然尖锐,但因为峣峣易缺,缺乏说服力,未能赢得评委的青睐。”
句子为陈述句,时态为一般现在时,语态为主动语态。
句子描述了在辩论赛中,小华的观点虽然尖锐,但由于其脆弱易损,缺乏说服力,因此未能获得评委的认可。这反映了在辩论或演讲中,观点的尖锐性虽然重要,但说服力和逻辑性更为关键。
句子在实际交流中用于评价某人在辩论或演讲中的表现。使用“峣峣易缺”这一成语,增加了语言的文雅和深度,但也可能需要听者有一定的文化背景知识才能完全理解。
尝试用不同的句式表达相同的意思:
“峣峣易缺”是一个汉语成语,源自《左传·僖公二十五年》,原意指山峰高耸但易崩塌,比喻事物虽然外表强大,但内在脆弱。在现代汉语中,常用来形容人的性格或观点虽然表面强硬,但缺乏内在的坚定和说服力。
在翻译过程中,需要注意成语“峣峣易缺”的准确表达。在英文中,可以使用“fragility”来传达其脆弱的含义;在日文中,可以使用“脆弱で”来表达;在德文中,可以使用“Fragilität”来传达。
句子出现在描述辩论赛的上下文中,强调了观点的尖锐性与说服力之间的关系。在实际交流中,这样的句子可能用于评价某人在公开演讲或辩论中的表现,特别是在需要逻辑性和说服力的场合。
1. 【因为】 连词。表示原因或理由。
2. 【尖锐】 物体有锋芒,容易刺破其他物体的;锋利:把锥子磨得非常~;认识客观事物灵敏而深刻;敏锐:眼光~|他看问题很~;(声音)高而刺耳:~的哨声|子弹发出~的啸声;(言论、斗争等)激烈:~的批评|进行了~的斗争。
3. 【峣峣易缺】 峣峣:高直的样子;缺:损坏。比喻刚直不阿的人不容于世。
4. 【缺乏】 (所需要的、想要的或一般应有的事物)没有或不够:材料~|~经验|~锻炼。
5. 【虽然】 即使如此; 犹即使。
6. 【观点】 观察事物时所处的位置或采取的态度:政治~丨生物学~|纯技术~。
7. 【评委】 评审委员或评选委员的简称:~会丨担任~。
8. 【青睐】 用正眼相肴,指喜爱或重视(青:指黑眼珠;睐:看) :深受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