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04:48:19
面对国家的灾难,诗人们击筑悲歌,唤起民众的同情与支持。
最后更新时间:2024-08-12 15:00:36
句子:“面对国家的灾难,诗人们击筑悲歌,唤起民众的同情与支持。”
句子为陈述句,使用了一般现在时态,表达的是一种普遍现象或*惯性动作。
句子描述了在国家遭受灾难时,诗人通过创作悲伤的歌曲来激发公众的同情和支持。这种行为在文化上被视为一种社会责任和情感表达。
在实际交流中,这样的句子可能用于描述诗人在特定社会**中的作用,强调其通过艺术手段来影响公众情绪和社会态度。
可以尝试用不同的句式表达相同的意思:
在*文化中,诗人常常被视为社会的良心,他们的作品能够反映时代精神和社会现实。击筑悲歌可能与古代的哀悼俗有关,是一种表达哀思和团结的方式。
在翻译过程中,保持了原句的语义和情感色彩,同时注意到了不同语言的语法结构和文化差异。
句子可能出现在讨论文学、社会责任感或灾难应对策略的文章中。它强调了诗人在社会中的作用,尤其是在危机时刻。
1. 【击筑悲歌】 击:敲击;筑:古乐器名。敲击着筑,唱着悲壮的歌。形容慷慨悲歌。
2. 【同情】 对他人的不幸遭遇或处境在情感上发生共鸣,并给予道义上支持或物质上帮助的态度和行为。在社会主义社会,人们的同情心集中体现在社会主义人道主义精神之中。是人类一种善良美好的道德感情。
3. 【国家】 阶级统治的工具,同时兼有社会管理的职能。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和表现,它随着阶级的产生而产生,也将随着阶级的消灭而自行消亡;指一个国家的整个区域:蒙古国是个内陆~。
4. 【支持】 撑住;勉强维持在压力面前,他有点支持不住了|他知道城中粮食不多,最多支持一个月; 支援;赞助互相支持|支持世界人民争取和平的斗争; 照料;应付家中自有兄弟支持,不必挂怀|叫道人支持这些轿夫马夫,上下人等。
5. 【灾难】 灾祸造成的苦难灾难面前不能灰心。
6. 【面对】 以背相对。面,通"偭"; 面对面,会面; 犹面向; 当面对质; 谓当廷奏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