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时间: 2025-04-28 19:12:08

句子

亲不隔疏,这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意思

最后更新时间:2024-08-10 04:48:51

语法结构分析

句子“亲不隔疏,这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一个陈述句,表达了一个肯定的观点。

  • 主语:“亲不隔疏”是一个主谓结构的短语,其中“亲”和“疏”是名词,表示亲近和疏远的关系,“不隔”是谓语,表示两者之间没有隔阂。
  • 谓语:“是”是系动词,连接主语和表语。
  • 表语:“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一个名词性短语,作为表语,说明主语的性质。

词汇分析

  • :表示亲近、亲密的关系。
  • 不隔:表示没有隔阂、障碍。
  • :表示疏远、不亲密的关系。
  • 传统美德:指代代相传的良好品质或行为准则。

语境分析

这句话强调了即使在亲近和疏远的关系中,也应该保持一种和谐、不设防的态度。这种观念在**文化中尤为重要,体现了中华民族重视家庭和谐、人际关系融洽的传统价值观。

语用学分析

这句话可能在家庭聚会、教育场合或文化交流中被引用,用以强调维护和谐人际关系的重要性。它传达了一种积极、包容的语气,鼓励人们在各种关系中保持开放和友好的态度。

书写与表达

可以用不同的句式表达相同的意思,例如:

  • “在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中,亲近与疏远之间不应有隔阂。”
  • “保持亲近与疏远之间的无障碍,是我们民族的美德。”

文化与*俗

这句话反映了**文化中“和为贵”的价值观,强调在人际交往中追求和谐与平衡。相关的成语如“和而不同”、“和衷共济”等,都体现了这一文化特点。

英/日/德文翻译

  • 英文:"Closeness does not separate from distance; this is the traditional virtue of our Chinese nation."
  • 日文:"親密さは疎遠さと隔たらない、これは私たち中華民族の伝統的な美徳です。"
  • 德文:"Nähe trennt sich nicht von Distanz; das ist die traditionelle Tugend unserer chinesischen Nation."

翻译解读

在翻译中,重点是传达“亲不隔疏”这一概念,即亲近和疏远之间不应有隔阂。在不同语言中,这一概念的表达可能有所不同,但核心意义保持一致。

上下文和语境分析

这句话通常在强调文化价值观、教育子女或促进社会和谐的场合中使用。它提醒人们在处理人际关系时,无论是亲近还是疏远,都应该保持一种开放和包容的态度。

相关成语

1. 【亲不隔疏】 亲:亲近的人;疏:疏远的人。亲近的人不会被疏远的人隔开。

相关词

1. 【中华民族】 中国各民族的总称。现有五十六个民族,总人口约113亿(1990年),占世界人口的五分之一。有近四千年的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中华民族勤劳勇敢,共同开发辽阔的疆域,留下了优秀的文化遗产。各民族之间互相依存,共同为发展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作贡献。中华民族与世界各族人民友好往来,促进了世界文明的发展。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维护民族尊严,以崭新的面貌参与国际事务,建设现代化国家。

2. 【亲不隔疏】 亲:亲近的人;疏:疏远的人。亲近的人不会被疏远的人隔开。

3. 【我们】 代词。称包括自己在内的若干人。

相关查询

冠绝当时 冠绝当时 冠绝当时 冠绝当时 冠绝当时 冠绝当时 冠履倒易 冠履倒易 冠履倒易 冠履倒易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王字旁的字 毋字旁的字 赘情 腊尽春回 斤字旁的字 酒社诗坛 呀喘 谠理 春荒 虎字头的字 攒零合整 不识不知 四点底的字 和欺 步线行针 乿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田的成语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