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04:54:14
她虽然出身贫寒,但不厌糟糠,努力学习,最终考上了理想的大学。
最后更新时间:2024-08-08 11:42:43
句子:“她虽然出身贫寒,但不厌糟糠,努力学*,最终考上了理想的大学。”
句子为陈述句,使用了一般过去时态,描述了一个已经发生的**。
句子描述了一个出身贫寒的女孩,尽管生活条件不佳,但她不嫌弃,坚持努力学*,最终实现了自己的目标,考上了理想的大学。这反映了社会中对于教育和个人努力的重视,以及通过努力可以改变命运的普遍信念。
这句话可能在鼓励他人时使用,强调不论出身如何,通过不懈的努力都可以实现梦想。它传递了一种积极向上的态度和励志的信息。
可以尝试用不同的句式表达相同的意思:
1. 【不厌糟糠】 厌:满足;糟糠:用以充饥的酒糟糠皮等粗劣的食物。就连酒糟、米糠这样粗劣的食物也吃不饱。形容生活极其困苦。
1. 【不厌糟糠】 厌:满足;糟糠:用以充饥的酒糟糠皮等粗劣的食物。就连酒糟、米糠这样粗劣的食物也吃不饱。形容生活极其困苦。
2. 【出身】 献身; 指科举考试中选者的身分﹑资格,后亦指学历; 指为官; 个人最早的经历或身分; 出而从事某种事情; 指改嫁; 出生;产地; 谓出路,前途。
3. 【大学】 儒家基本经典之一。原为《礼记》中的一篇。相传为曾子作,近代许多学者认为是秦汉之际儒家作品。全面总结了先秦儒家关于道德修养、道德作用及其与治国平天下的关系。南宋朱熹把它与《论语》、《孟子》、《中庸》合称为四书”; 实施高等教育的机构。分为综合大学、专科大学或学院。通常设有许多专业,再由几个相近的专业组成系。有的还设有专修科、学院或研究生院(部)。主要培养本科生,有的还培养大专生或研究生。
4. 【理想】 对未来事物的想象或希望(多指有根据的、合理的,跟空想、幻想不同):我的~是当一名医生;符合希望的;使人满意的:这件事办得很~|这个办法还不够~,需要再改进。
5. 【虽然】 即使如此; 犹即使。
6. 【贫寒】 穷苦:家境~|~人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