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时间: 2025-04-27 12:22:47

句子

那位艺术家的作品发聋振聩,让人对美有了新的认识。

意思

最后更新时间:2024-08-14 03:27:40

语法结构分析

句子:“那位艺术家的作品发聋振聩,让人对美有了新的认识。”

  • 主语:“那位艺术家的作品”
  • 谓语:“发聋振聩”
  • 宾语:无直接宾语,但间接宾语是“人”
  • 补语:“对美有了新的认识”

句子为陈述句,时态为现在时,语态为主动语态。

词汇学*

  • 发聋振聩:形容作品非常震撼,能够引起强烈的共鸣。
  • 对美有了新的认识:指通过艺术作品,人们对美的理解有了更深层次或不同的看法。

语境理解

句子描述的是一个艺术家的作品对观众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使他们对美的概念有了新的理解和认识。这种影响是积极且深刻的。

语用学分析

这句话可能在艺术展览、评论文章或艺术教育中使用,用来评价或描述艺术作品的影响力。语气的变化可以影响听众或读者的感受,如加强语气可以强调作品的震撼力。

书写与表达

可以尝试用不同的句式表达相同的意思:

  • “那位艺术家的作品极大地震撼了观众,使他们对美的理解焕然一新。”
  • “通过那位艺术家的作品,人们对美的认识得到了深刻的更新。”

文化与*俗

“发聋振聩”这个成语源自**传统文化,用来形容声音大到足以使人耳聋,这里比喻艺术作品的影响力极大。这反映了艺术在文化传承和创新中的重要作用。

英/日/德文翻译

  • 英文:The works of that artist are so profound that they awaken people's new understanding of beauty.
  • 日文:その芸術家の作品は非常に深遠で、人々に美に対する新しい理解をもたらした。
  • 德文:Die Werke dieses Künstlers sind so tiefgreifend, dass sie das neue Verständnis von Schönheit bei den Menschen wecken.

翻译解读

在翻译时,保持原文的意境和情感是非常重要的。英文翻译中使用了“profound”和“awaken”来传达“发聋振聩”和“新的认识”的含义。日文和德文翻译也力求保持原文的深刻和启发性。

上下文和语境分析

这句话可能出现在艺术评论、学术论文或艺术教育材料中,用来强调艺术作品对观众认知的影响。在不同的语境中,这句话的含义和重要性可能会有所不同。

相关成语

1. 【发聋振聩】 聩:耳聋。声音很大,连耳聋的人也听得见。比喻用语言文字唤醒麻木的人。

相关词

1. 【作品】 指文学艺术创作的成品。

2. 【发聋振聩】 聩:耳聋。声音很大,连耳聋的人也听得见。比喻用语言文字唤醒麻木的人。

3. 【艺术家】 从事艺术创作或表演而卓有成就的人。

4. 【认识】 能够确定某一人或事物是这个人或事物而不是别的:我~他|他不~这种草药;通过实践了解、掌握客观事物:~世界,改造世界;指人的头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感性~|理性~。

相关查询

画地成牢 画地成牢 画地成牢 画地成牢 画地成牢 画一之法 画一之法 画一之法 画一之法 画一之法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初度之辰 靡缛 小押 一锤定音 血流成渠 鬼字旁的字 容容多后福 气略 望梅消渴 靣字旁的字 包含窠的词语有哪些 拾人唾涕 文字旁的字 儿字旁的字 氏字旁的字 包含昆的成语 操矛入室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