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16:00:07
在古代,有些贫苦的读书人只能并日而食,以便有更多时间专心学习。
最后更新时间:2024-08-19 20:28:21
句子:“在古代,有些贫苦的读书人只能并日而食,以便有更多时间专心学习。”
时态:一般过去时,表示在古代发生的事情。 语态:主动语态。 句型:陈述句。
句子描述了古代一部分经济条件不佳的读书人为了能够有更多时间学习,不得不采取极端节俭的生活方式。这种行为反映了古代社会对知识的重视以及读书人在物质条件有限的情况下对知识的追求。
这句话在实际交流中可能用于描述或评价古代读书人的刻苦精神,或者用于对比现代学习条件和古代的差异。语气的变化可能会影响听者对这种行为的看法,例如,如果语气中带有敬佩,可能会引起共鸣;如果语气中带有批评,可能会引发对这种极端行为的反思。
可以尝试用不同的句式表达相同的意思:
“并日而食”这个成语反映了古代社会对节俭的推崇,以及读书人在物质条件有限的情况下对知识的渴望。这种行为在古代被视为一种美德,体现了读书人的坚韧和毅力。
英文翻译:In ancient times, some impoverished scholars could only eat every other day in order to have more time to concentrate on their studies.
日文翻译:古代では、貧しい学者たちは、より多くの時間を勉強に集中するために、2日に1日しか食事を取らないことがありました。
德文翻译:In alten Zeiten konnten einige arme Gelehrte nur jeden zweiten Tag essen, um mehr Zeit zum Lernen zu haben.
重点单词:
翻译解读:
上下文和语境分析:
1. 【并日而食】 并日:两天合并成一天。不能天天得食,两天三天才能得一天的粮食。形容生活穷困。
1. 【专心】 用心专一﹐一心不二; 指专一之心; 齐心。
2. 【古代】 过去距离现代较远的时代(区别于‘近代、现代’)。在我国历史分期上多指19世纪中叶以前; 特指奴隶社会时代(有的也包括原始公社时代)。
3. 【学习】 个体由经验或练习引起的在能力或倾向方面的变化,也指变化的过程。是人类和动物普遍具有的活动。按内容可分为认知的、情感的、运动技能的;按是否理解可分为机械学习和意义学习。
4. 【并日而食】 并日:两天合并成一天。不能天天得食,两天三天才能得一天的粮食。形容生活穷困。
5. 【时间】 物质动动中的一种存在方式,由过去、现在、将来构成的连绵不断的系统。是物质的运动、变化的持续性、顺序性的表现;有起点和终点的一段时间:地球自转一周的~是二十四小时|盖这么一所房子要多少~?;时间里的某一点:现在的~是三点十五分。
6. 【读书人】 指知识分子。
7. 【贫苦】 贫穷困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