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03:44:47
她对世俗之言不屑一顾,总是追求更高尚的道德标准。
最后更新时间:2024-08-09 08:45:49
句子结构清晰,主语“她”通过谓语“不屑一顾”和“追求”与宾语“世俗之言”和“更高尚的道德标准”相连接,表达了一个完整的意思。
句子表达了主人公对社会普遍观点的轻视,并强调她追求更高道德标准的决心。这种态度可能源于对社会现状的不满或对个人精神追求的坚持。
在实际交流中,这句话可能用于描述一个具有独立思考能力和高尚追求的人。语气的变化(如加重“总是”)可以强调其一贯性和坚定性。
句子中的“更高尚的道德标准”可能与**传统文化中强调的“君子”或“圣人”理想有关,强调个人修养和道德追求。
在不同的文化和社会背景下,对“世俗之言”和“更高尚的道德标准”的理解可能有所不同。例如,在强调个人主义的西方文化中,对“世俗之言”的轻视可能被视为独立思考的标志,而在强调集体主义的文化中,这种态度可能被视为对社会和谐的挑战。
1. 【不屑一顾】 不屑:不值得,不愿意;顾:看。认为不值得一看。形容极端轻视。
2. 【世俗之言】 指当时社会上流行的一般人的言论、说法。含贬义。
3. 【总是】 总归是;全都是; 纵然是;即使是。总,通"纵"。
4. 【标准】 衡量事物的准则技术~ㄧ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 本身合于准则,可供同类事物比较核对的事物~音ㄧ~时。
5. 【追求】 竭力寻找或探索追求真理|追求名利地位|他一生都在追求着光明; 特指向异性求爱他狂热地追求这位姑娘; 长篇小说。茅盾作。1928年发表。大革命失败后,章秋柳、史循、张曼青、王仲昭等几个青年知识分子愤世嫉俗,又悲观失望。有的虽不甘沉沦,想有所追求,但在社会的压迫下终遭失败,不能幸免消沉和堕落的命运。
6. 【高尚】 道德水平高:~的情操|行为~;有意义的,不是低级趣味的:~的娱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