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04:21:42
端午节吃粽子的习惯在中国家喻户习,几乎每个家庭都会庆祝。
最后更新时间:2024-08-16 16:44:21
句子:“端午节吃粽子的*惯在*家喻户,几乎每个家庭都会庆祝。”
时态:一般现在时,表示*惯性或普遍性的行为。 语态:主动语态。 句型:陈述句。
同义词扩展:
句子描述了端午节吃粽子的*俗在非常普遍,几乎每个家庭都会参与庆祝。这反映了端午节在文化中的重要地位和粽子作为节日象征的意义。
句子在实际交流中用于描述和强调端午节吃粽子的*俗在**社会的普及程度。这种描述有助于传达文化的传承和普遍性。
不同句式表达:
端午节吃粽子的*俗源于古代的龙舟竞渡和纪念屈原的活动。粽子不仅是一种食物,也象征着对历史人物的纪念和对健康、平安的祈愿。
英文翻译: “The custom of eating zongzi during the Dragon Boat Festival is so well-known in China that almost every family celebrates it.”
日文翻译: “端午節句に粽を食べる習慣は**ではごく一般的で、ほぼすべての家庭がそれを祝っています。”
德文翻译: “Die Sitte, Zongzi während des Drachenbootfestes zu essen, ist in China so bekannt, dass fast jede Familie es feiert.”
句子在描述文化中的一个重要节日和相关俗,强调了这一俗的普遍性和家庭参与的重要性。这种描述有助于非人了解端午节的文化意义和粽子在节日中的作用。
1. 【家喻户习】 家家通晓,户户熟悉。
1. 【中国】 古时含义不一。或指京师,或指华夏族、汉族地区(以其在四夷之中)。华夏族、汉族多在黄河南、北建都,因称其地为中国”,与中土”、中原”、中州”、中华”含义相同。初时本指今河南省及其附近地区,后来华夏族、汉族活动范围扩大,黄河中下游一带,也被称为中国”。19世纪以来,中国”始专指我国全部领土;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简称。
2. 【习惯】 经过不断实践而逐渐适应习惯成自然|习惯于农村生活; 在一定条件下完成某项活动的需要或自动化的行为模式。可以通过有意识练习形成,也可以是无意识地多次重复或只经历一次就形成;习惯一经养成,若遭到破坏会产生不愉快或不安的感觉。
3. 【几乎】 将近于;接近于今天到会的~有五千人; 差点儿 2.不是你提醒我,我~忘了ㄧ两条腿一软,~摔倒。也说几几乎。
4. 【家喻户习】 家家通晓,户户熟悉。
5. 【家庭】 以婚姻和血统关系为基础的社会单位,包括父母、子女和其他共同生活的亲属在内。
6. 【庆祝】 庆贺祝颂; 后指对喜事进行一些活动表示欢庆或纪念。
7. 【粽子】 汉、布依等族的端午节食品。相传是为了纪念屈原。主料为糯米,馅为豆沙、枣泥、火腿、咸肉、小枣、赤豆等,用竹叶或苇叶裹成。也有无馅的纯米粽。一般一两一只,形状有角、锥、茭、筒、秤锤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