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7-29 23:21:57
政府在处理经济危机时,采取了拔本塞原的措施,从根本上调整经济结构。
最后更新时间:2024-08-21 19:24:22
句子:“政府在处理经济危机时,采取了拔本塞原的措施,从根本上调整经济结构。”
句子为陈述句,时态为过去时,语态为主动语态。
句子描述了政府在面对经济危机时,采取了一种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措施,即调整经济结构。这种措施通常涉及深层次的改革,如产业升级、政策调整等。
句子在实际交流中可能用于描述政府的经济政策或改革措施。使用“拔本塞原”这样的成语,增加了表达的深度和正式性,适合在正式的报告、演讲或文章中使用。
可以尝试用不同的句式表达相同的意思:
“拔本塞原”是一个汉语成语,源自《左传·僖公二十五年》,原意是指拔掉树根,堵塞水源,比喻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在现代汉语中,这个成语常用于描述彻底解决问题的方法。
句子可能出现在关于经济政策、危机管理或结构改革的讨论中。在不同的语境中,句子的重点可能会有所不同,但核心信息是政府采取的根本性措施对经济结构进行了调整。
1. 【处理】 安排(事物);解决(问题):~日常事务;处治;惩办:依法~|~了几个带头闹事的人;指减价或变价出售:~品|这些积压商品全部削价~;用特定的方法对工件或产品进行加工,使工件或产品获得所需要的性能:热~。
2. 【拔本塞原】 ①比喻背弃根本。②铲除事物发生的根源。多用于坏事。亦作“拔本塞源”。
3. 【措施】 针对某种情况而采取的处理办法(用于较大的事情):计划已经订出,~应该跟上。
4. 【政府】 即国家行政机关。按管辖范围分,单一制国家有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复合制国家有联邦政府和邦(州)政府。通常指中央政府和联邦政府。
5. 【经济危机】 指资本主义社会再生产过程中发生的生产过剩的危机,具体表现是:大量商品找不到销路,许多企业倒闭,生产下降,失业增多,整个社会经济陷于瘫痪和混乱状态。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基本矛盾发展的必然结果,具有周期性;由于自然灾害、战争或工作严重失误而造成的生产猛烈下降、经济极度混乱和动荡的现象。
6. 【结构】 各个组成部分的搭配和排列:文章的~|语言的~|原子~;建筑物上承担重力或外力的部分的构造:砖木~|钢筋混凝土~;组织安排(文字、情节等):根据主线来~故事。
7. 【采取】 选择施行(某种方针、政策、措施、手段、形式、态度等):~守势|~紧急措施;取:~指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