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23:57:59
法官在判决时考虑以刑止刑的原则,以期达到威慑效果。
最后更新时间:2024-08-10 11:42:38
句子:“[法官在判决时考虑以刑止刑的原则,以期达到威慑效果。]”
句子为陈述句,时态为一般现在时,语态为主动语态。
句子描述了法官在作出判决时考虑的一种法律原则,即“以刑止刑”,目的是通过严厉的刑罚来达到威慑犯罪的效果。这反映了法律实践中的一种策略,即通过严厉的惩罚来预防犯罪。
在实际交流中,这种表述可能出现在法律讨论、新闻报道或学术研究中。句子传达了一种严肃和正式的语气,强调了法律的权威性和严肃性。
可以尝试用不同的句式表达相同的意思:
“以刑止刑”原则体现了法律文化中的一种观念,即通过严厉的惩罚来预防犯罪。这种观念在不同文化和社会中可能有不同的接受程度和实施方式。
句子可能在讨论法律原则、司法实践或犯罪预防策略的上下文中出现。理解这种原则在不同法律体系中的应用和效果,有助于深入了解法律文化和实践。
2. 【以期】 表示通过上文所说的做法,希望达到下文的目的。
3. 【判决】 法院对审理终结的案件就实体问题作出的处理决定。如刑事诉讼的判决解决的实体问题是被告人是否犯罪,犯何种罪,是否处以刑罚,处以何种刑罚等。
4. 【原则】 言行所依据的准则坚持原则|四项基本原则|原则分歧|不讲原则。
5. 【威慑】 用武力或声势使对方感到恐惧:核~|~敌人|~力量。
6. 【效果】 由某种因素造成的结果收到良好的效果; 指演出中人工设计安排的光照、声音等模拟火车开动的音响效果很逼真; 见动机与效果”。
7. 【法官】 法院中审判人员的通称。我国的法官分为十二级,最高人民法院院长为首席大法官,二至十二级分为大法官、高级法官、法官。
8. 【考虑】 思索问题,以便做出决定这个问题让我~一下再答复你ㄧ你做这件事,有点儿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