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2 06:14:46
在古代,务农息民是国家的基本政策。
最后更新时间:2024-08-12 23:42:12
句子“在古代,务农息民是国家的基本政策。”是一个简单的陈述句。其主要成分如下:
句子的时态是过去时,表明这一政策是在古代实施的。语态是主动语态,强调政策的制定和执行是由国家主导的。
在古代,农业是国家经济的支柱,因此,务农息民的政策旨在保障国家的粮食安全和经济稳定。这一政策反映了古代社会对农业的重视和对民众生活的关怀。
这句话在实际交流中可能用于讨论古代国家的经济政策,或者用于对比古代与现代的政策差异。它传达了一种对古代政策的肯定态度,同时也隐含了对现代政策可能缺乏对农业和民众关怀的批评。
可以用不同的句式表达相同的意思,例如:
这句话反映了古代以农业为主的社会结构和文化传统。在历史上,农业一直被视为立国之本,许多朝代都有鼓励农业生产的政策。
在翻译过程中,需要准确传达原文的意思,同时考虑到目标语言的表达*惯和文化背景。例如,在英文翻译中,“promoting agriculture”和“alleviating the people's burdens”分别对应“务农”和“息民”,确保了意思的准确性。
这句话通常出现在讨论古代**经济政策、农业发展或社会管理的文献中。它提供了一个历史视角,帮助读者理解古代国家如何通过政策来维持社会稳定和经济繁荣。
1. 【务农息民】 甸:勉力从事。努力发展家业生产,让百姓休养生息。
2. 【古代】 过去距离现代较远的时代(区别于‘近代、现代’)。在我国历史分期上多指19世纪中叶以前; 特指奴隶社会时代(有的也包括原始公社时代)。
3. 【国家】 阶级统治的工具,同时兼有社会管理的职能。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和表现,它随着阶级的产生而产生,也将随着阶级的消灭而自行消亡;指一个国家的整个区域:蒙古国是个内陆~。
4. 【基本】 根本:人民是国家的~;属性词。根本的:~矛盾|~原理;属性词。主要的:~条件|~群众;大体上:质量~合格|大坝工程已经~完成。
5. 【政策】 国家、政党为完成特定的任务而规定的行动准则。是路线、方针的具体化。如中国为了引进外国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派遣大量留学生到发达国家去学习,请外国专家到中国来工作,都是行之有效的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