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22:27:51
这位作家的小说充满了掇拾章句的痕迹,显示了他深厚的文学功底。
最后更新时间:2024-08-22 03:27:28
句子:“这位作家的小说充满了掇拾章句的痕迹,显示了他深厚的文学功底。”
句子为陈述句,时态为现在时,语态为主动语态。
句子在特定情境中赞扬了某位作家的小说,认为其作品中有很多借鉴他人文句的痕迹,但这也证明了作家在文学方面的深厚造诣。
句子在实际交流中用于评价和赞扬某位作家的文学水平。使用“深厚的文学功底”这样的表达,体现了对作家的高度评价和尊重。
可以用不同的句式表达相同的意思,例如:
句子中提到的“掇拾章句”可能与古代文学中的“文选”或“文集”有关,这些作品常常摘录或引用前人的文句。这也反映了文学传统中对经典文献的尊重和传承。
在翻译中,“掇拾章句”被翻译为“excerpting sentences”(英文)、“章句を拾い集めた”(日文)、“zusammengestellten Sätzen”(德文),这些表达都准确地传达了原句中“摘录或引用文句”的含义。
句子在文学评论的上下文中使用,用于评价作家的文学作品。语境中可能包含对作家其他作品的讨论,以及对其文学风格的分析。
1. 【掇拾章句】 掇:拾取。摘取别人文章的句子。指东摘西抄地拼凑文章。
1. 【作家】 治家,理家; 节俭。犹言做人家; 从事文学创作有成就的人; 佛教禅宗对善用机锋者之称; 行家;高手。
2. 【充满】 布满;填满; 自满;骄傲; 充分具有。
3. 【功底】 基本功的底子~扎实他的书法有着深厚的~。
4. 【掇拾章句】 掇:拾取。摘取别人文章的句子。指东摘西抄地拼凑文章。
5. 【文学】 以语言为手段塑造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的一种艺术。起源于人类的生产劳动。最早出现的是口头文学,一般是与音乐联结为可以演唱的抒情诗歌。最早形成书面文学的有中国的《诗经》、印度的《罗摩衍那》和古希腊的《伊利昂纪》等。欧洲传统文学理论分类法将文学分为诗、散文、戏剧三大类。中国先秦时期将以文字写成的作品都统称为文学,魏晋以后才逐渐将文学作品单独列出。现代通常将文学分为诗歌、小说、散文、戏剧四大类别。
6. 【显示】 明显地告知;明显地表示; 显现。
7. 【深厚】 (感情)浓厚:~的友谊|~的感情;(基础)坚实:这一带是老根据地,群众基础非常~。
8. 【痕迹】 物体留下的印儿车轮的~丨白衬衣上有墨水~; 残存的迹象这个山村,旧日的~几乎完全消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