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8:26:56
他在演讲中乘隙捣虚,巧妙地转移了话题,避免了尴尬。
最后更新时间:2024-08-09 20:20:10
句子描述了在演讲中,主语“他”通过巧妙的方式改变了讨论的焦点,从而避免了可能出现的尴尬局面。这种情况常见于公开演讲或辩论中,当遇到敏感或难以回答的问题时,演讲者可能会采取类似策略。
在实际交流中,这种策略常用于维护个人形象或避免冲突。使用“乘隙捣虚”这样的表达,暗示了策略的巧妙和必要性,同时也传达了一种机智和应对能力。
可以尝试用不同的句式表达相同的意思,例如:
“乘隙捣虚”这个成语源自**古代兵法,原意是指在战争中利用敌人的空隙进行攻击。在这里,它被用来形容一种策略性的交流技巧,体现了中华文化中对于策略和智慧的重视。
英文翻译:He skillfully shifted the topic during his speech to avoid an awkward situation.
日文翻译:彼はスピーチの中で巧妙に話題を変え、気まずい状況を避けた。
德文翻译:Er wechselte während seiner Rede geschickt das Thema, um eine peinliche Situation zu vermeiden.
在不同语言中,“巧妙地转移话题”这一概念都能被准确传达,体现了跨文化交流中的共通性。每种语言都有其独特的表达方式,但核心意义保持一致。
在具体的演讲或交流场景中,这种策略的使用需要考虑听众的反应和预期。成功的转移话题不仅能避免尴尬,还能保持交流的流畅性和听众的兴趣。
1. 【乘隙捣虚】 趁空子,攻虚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