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09:46:49
她习惯了安常习故的生活方式,对任何改变都感到不适应。
最后更新时间:2024-08-16 13:58:47
句子:“她惯了安常故的生活方式,对任何改变都感到不适应。”
通过这些分析,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句子的结构、词汇、语境、语用学、文化背景以及如何用不同语言表达相同的意思。
1. 【安常习故】 习:习惯;故:旧例。安于常规,习惯旧例。形容按照常规和老套办事,守旧而不思变革。
1. 【习惯】 经过不断实践而逐渐适应习惯成自然|习惯于农村生活; 在一定条件下完成某项活动的需要或自动化的行为模式。可以通过有意识练习形成,也可以是无意识地多次重复或只经历一次就形成;习惯一经养成,若遭到破坏会产生不愉快或不安的感觉。
2. 【任何】 指示代词。不论什么:~人都要遵纪守法|我们能够战胜~困难。
3. 【安常习故】 习:习惯;故:旧例。安于常规,习惯旧例。形容按照常规和老套办事,守旧而不思变革。
4. 【感到】 觉得:从他的话里我~事情有点不妙。
5. 【改变】 事物发生显著的差别山区面貌大有~ㄧ随着政治、经济关系的~,人和人的关系也~了; 改换;更动~样式ㄧ~口气 ㄧ~计划ㄧ~战略。
6. 【方式】 说话做事所采取的方法和形式:工作~|批评人要注意~。
7. 【生活】 指人或生物的各种活动文化生活|政治生活|蟋蟀的生活; 进行各种活动我们生活在一个开辟人类新历史的光辉时代; 活着;保存生命民非水火不生活; 生计;衣、食、住、行等方面的情况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方言。活儿做生活|这生活做得灵巧。
8. 【适应】 生物界的普遍现象。指生物与环境、生物的结构与功能等相适合的现象。是在亿万年进化过程中产生的; 生理学与心理学上指感觉适应。即感受器在刺激持续作用下产生的感受性变化的现象。如从亮处进入暗室,开始时看不见东西,过一段时间才逐渐看清,这叫暗适应;反之,则叫光适应或明适应。在嗅觉、听觉、肤觉、味觉等方面也有适应现象,在痛觉方面则不明显; 皮亚杰提出的心理学名词。有机体不断运动变化与环境取得平衡的过程。包括同化与顺应两个方面。同化指把客体(外界事物)纳入主体已有的行为图式中;顺应指主体改变已有的行为图式或形成新的行为图式以适应客观世界变化。两者相反相成,适应状态就是这两种作用之间取得相对平衡的结果。儿童的智力发展依赖于同化和顺应从最初不稳定的平衡过渡到逐渐稳定的平衡。